湖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6 06:19:29   浏览:830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湖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湖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


湖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湖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


1997年1月24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体育经营活动管理,促进体育经营活动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体育经营及其管理活动,均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体育经营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体育项目为内容的经营活动。
前款所指体育项目,由省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和本省实际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以下统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公安、物价、税务、卫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鼓励、支持体育经营者参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培育优秀运动员的工作。
第五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经营的体育活动相适应的场所;
(二)有必要的资金和符合标准的体育设施、器材;
(三)有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体育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条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从事射击、跳伞、滑翔、热气球、赛车、轮滑、攀岩、登山、漂流、探险、拳击、武术、摔跤、柔道、健身气功、游泳、潜水、蹼泳、皮划艇、跳水、水球、赛艇、摩托艇、滑水、帆船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或者危险性大的体育项目的经营活动,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
育管理机构提交可行性报告,经过严格审查批准并发给体育经营许可证后,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禁止伪造、涂改、转让、租借和买卖体育经营许可证。
第七条 举办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经营活动,应当报当地体育管理机构批准。本省内跨行政区域的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经营活动,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体育管理机构批准。举办国际性、全国性或者跨省的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经营活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举办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经营活动,举办单位应当会同当地公安机关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第八条 体育经营者应当亮照亮证经营,并按照物价管理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明码标价,不得乱收费。
第九条 体育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保障经营活动安全的规章制度,配备安全、消防设施,消除事故隐患,维护正常经营秩序。
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体育经营活动场所。
第十条 举办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经营活动,应当公布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的时间、地点、项目和参加比赛、演出的团队,并按照有关部门核定的数额出售门票。
第十一条 发布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经营活动的广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体育经营活动必须健康有益,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禁止利用体育经营活动从事赌博和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以及其他危害社会治安的活动。
第十三条 进入体育经营场所的人员应当服从管理,遵守公共秩序,爱护体育设施;损坏体育设施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十四条 对体育培训和体育经纪人的管理,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对参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培育优秀运动员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体育经营者和检举、揭发体育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有功的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体育管理机构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体育设施、器材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经营或者吊销体育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体育经营许可证非法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管理机构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违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
第十八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违法所得一至二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经营或者吊销体育经营许可证:
(一)聘用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体育专业技术工作的;
(二)伪造、涂改、转让、租借和买卖体育经营许可证的;
(三)超过核定数额出售体育竞赛、体育表演门票的。
第十九条 违反国家工商、公安、物价、税务、卫生等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体育经营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1997年3月1日施行。



1997年1月2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8年12月19日 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用水安全,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汇入松花江水系的所有地表水的全部集水区域(以下简称流域)的水体污染防治。
  第三条 流域水污染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明确责任、依法监管、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依法批准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增加水污染防治投入,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和有利于水污染防治的生产方式,鼓励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第六条 省、市(地)人民政府(行署)应当将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跨行政区界断面水质状况和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年度和任期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
  第七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本条例。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需要,经批准在省内有关社会经济区域设立环境保护派出机构,负责该区域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各级发展改革、财政、水行政、工业、建设、交通、卫生、农业、畜牧、林业、公安、国土资源等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对污染流域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的权利,并负有保护流域水环境的义务。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人民群众担任环保监督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的,不得生产或者试生产;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条 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的单位应当保证该设施正常运行。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闲置或者拆除水污染防治设施;水污染防治设施因故不能正常运行或者无法运行的,设施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停止或者减少排污,并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上一级人民政府分解下达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本行政区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对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未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地区或者单位,暂停审批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十三条 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符合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选址布局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征地、施工、注册登记等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不得无排污许可证或者不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排放的污染物不得超过总量控制指标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五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排污申报的规定,进行申报登记。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发生较大变化时,能够事先预知的,应当在发生变化三日前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不能事先预知的,应当在发生变化二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省、市(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流域内的重点排污单位进行监督性监测;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干扰监测工作。重点排污单位名单由省、市(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排污口,设立标志,安装污水自动计量和水污染物自动监测装置,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安装污水自动计量和水污染物自动监测装置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及安装时限,由省、市(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公布。
  第十八 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排污费征收管理的规定缴纳排污费。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环境监测、环境执法和环境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使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和环境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水质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制定本行政区域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造纸、医药、化工、酿造、石油开采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应当制定生产、存贮、运输过程中水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储备事故防范应急物资,并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流域内氧化塘、污水储存设施、贮灰场、尾矿坝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堆放场所的环境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重大环境污染隐患的,可以采取强制性的应急措施,防止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时,有权进入现场,调阅有关资料,封存、扣押相关证据,约见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章 跨界协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保证出界江河或者进入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水环境质量功能要求。

  第二十四条 流域实行跨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报告制度,监测网络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等有关部门组织确定。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江河、湖泊、水库跨市(地)界(以下统称市界)处设置水质监测断面,组织开展水质监测,并发布水环境质量监测信息。监测断面水质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当立即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市(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江河、湖泊、水库跨县(市、区)界处设置水质监测断面,组织开展水质监测,并定期向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监测断面的设置应当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流域内河流上的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应当兼顾下游水环境质量,制定防污调控方案,确定坝下枯水期最小放流量,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保流域生态环境需要。流域内新建水利工程设施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松花江干流水文情势、水环境质量和水生生态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十六条 跨市界上下游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跨行政区域联防治污机制,协同日常监测、预警、检查,并互通情况,预防和处置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

  第二十七条 跨市界流域的上游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可能对跨界断面水质产生影响或者可能造成水质超标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征询相邻的下游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相邻的上下游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八条 跨市界流域的上下游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联席会商制度,下游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汛期前主动召集联席会议,相互通报并商讨跨行政区界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上游市人民政府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九条 跨市界流域相邻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互通水污染防治情况。上游地区发生污染事故或者污染物排放和水量、水质、水文等出现异常时,上游市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水行政等相关部门应当立即通知下游市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水行政等相关部门,并对重点污染源采取控制措施。下游地区发生水质恶化或者污染事故并确认是上游来水所致的,应当及时通报上游市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上游地区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并向下游市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通报事故调查处理进展情况。

  第三十条 跨市界流域相邻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组成联合检查组,共同对两地水污染防治情况开展现场检查,预防跨界水污染事故发生,并互相通报界内河流断面监测报告和检查整改情况。

  第三十一条 发生跨市界流域的水污染事件时,事件发生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协助相邻地区共同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

  第三十二条 跨市界流域的水污染纠纷,有关人民政府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处理。



第四章 预防和治理

  第三十三条 在生产、服务、运输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对水体产生或者可能产生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第三十四条 勘探、采矿、开采地下水以及建设地下工程和污水输送渠道,应当采取防护措施,不得污染地下水。

  第三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以下可能对流域产生污染的活动:

(一)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二)使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污染水环境的工艺和设备;

(三)在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新建排污口;

(四)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五)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六)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剧毒物质的可溶性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七)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八)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九)向水体排放、倾倒未经过消毒处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 (十)使用无防渗漏措施或者防渗漏措施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沟渠、坑塘、塌陷区、尾矿坝、废弃矿井等输送、存贮或者排放含有毒污染物或者病原体的废水和其他废弃物;

(十一)违法设置排污口、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方式向水体偷排污染物;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三十六条 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工业集聚区应当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行污水集中处理,并按照国家规定运营、管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内的排污单位,在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时,应当符合相应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经批准的工业园区、开发区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管理。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新建的城镇排水管网应当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已经建成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限期配套建设与其设计处理能力相当的管网,并保障按照设计能力正常运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单位和居民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并收取污水处理费用。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应当实行专款专用,有关部门应当足额拨付到位。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和相应配套措施,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并达标排放。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排污单位,不再缴纳排污费。

  第三十八条 建设垃圾处理场、堆放场和垃圾处理设施,应当采取防渗漏等处理措施,不得污染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地下水水质。禁止在毗邻江河、湖泊、水库、渠道的区域和泄洪区内建设垃圾处理场、堆放场和垃圾处理设施;已经建设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

  第三十九条 在江河、湖泊、水库、渠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上,禁止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已经堆放、存贮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清除。未按照前款规定清除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强制清除,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责任方不明确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组织清除。

  第四十条 港口、码头以及其他跨越水体的设施或者装置产生污水的,应当设置独立的污水收集、排放和处理系统;原油码头、危险品码头、水上加油站应当按照规定配备污染应急处置器材设备。

  第四十一条 在流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应当持有合法有效的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的证书与文书,配备油水分离器或者专用容器等防污设备和器材,并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和如实记载。装卸、运输油类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船舶,应当采取严格的防溢漏措施。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合理划定规模化畜禽饲养的禁止养殖区和控制养殖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专业化养殖小区、专业村的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应当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水体。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具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在集镇或者农业人口集中居住区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用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投入品对农业污染的防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的绿色生态农药和肥料,限制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防止农药、化肥及其包装物的污染。在毗邻江河、湖泊、水库的农田,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发展无公害农业,避免对水体产生污染。

  第四十五条 利用湖泊、水库从事水产养殖业,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不得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

  第四十六条 经依法批准在江河、湖泊、水库周边建设旅游和疗养场所的,应当配套建设完善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对已经建成的旅游和疗养场所,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限期配套建设。

  第四十七条 禁止在流域内河流、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开垦农田、破坏植被、建设违法设施或者从事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对已经开垦的农田和破坏的植被,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退耕,并限期恢复植被。

 
第五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


  第四十八条 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署)应当按照国家有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规定,提出保护区划定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置标志,采取保护措施,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第四十九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除本条例第三十五条所列行为外,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设置排污口;
(二)从事肥水养殖;
(三)在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四)在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养殖畜禽、耕种、旅游、游泳、捕鱼、垂钓、水上训练以及停靠以油、煤作动力燃料的船舶等;
(五)在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六)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第五十条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迁入居民;对原有居民,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迁出;未迁出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药、化肥以及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第五十一条 流域内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开发和保护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适当的保护区域,参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指使、授意、放任或者批准对不符合水环境保护规定的建设项目立项、建设或者为其办理征地、施工、注册登记等审批手续的;
(二)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排污单位或者落后产能未按照规定责令停产、关闭或者取缔、淘汰的;
(三)干扰、阻碍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
(四)对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未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责的;
(五)未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和启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
(六)有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
  第五十三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进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

(二)违反规定发放排污许可证以及其他具有行政许可性质的证书的;

(三)未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予查处的;

(五)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未及时报告或者在报告中弄虚作假,延误事故处理,造成事态扩大的;

(六)违反法定程序行使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权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

(七)放任、纵容、包庇、袒护环境违法行为的;

(八)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生产、使用或者试生产,并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尚未竣工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建设项目已建成尚未投入生产、使用或者试生产的,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建设项目已建成且投入生产、使用或者试生产的,处十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将主体工程投入生产、使用或者试生产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使用或者试生产,并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水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者尚未建设的,处三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水污染防治设施已建成但未同步投入使用的,处二十万元以上四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水污染防治设施已建成并使用,但未经验收或者超过试生产规定期限不申请验收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四)水污染防治设施已建成并使用,但经验收不合格继续生产或者使用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发生较大变化未及时报告的,由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约见的有关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到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对被检查单位和被约见人予以警告;第二次约见无正当理由仍不到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对被检查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被约见人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设置、配备;逾期未设置、配备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依法处罚。

  第六十条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市(地)、县(市、区)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未处罚的,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处罚或者直接实施处罚。

  第六十一条 依法被责令改正或者受到行政处罚的排污单位拒不改正违法行为,继续违法建设、生产、试生产或者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拆除其产生污染的设备、设施等行政强制措施,直至排污单位改正环境违法行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被责令限期治理的单位,不执行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顿等决定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其停产、停业或者关闭,并可以由本级人民政府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采取限制供水量、供电量等措施。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产生的费用,由违法者承担。违法者拒不承担费用的,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二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排污单位”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发生较大变化”是指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与其申报登记的数值相比,偏离率大于百分之二十。
  第六十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其他江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我部编制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已经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一年四月二十四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今后五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指导和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精神,落实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
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一、“九五”主要成就和“十五”面临的形势

  1、“九五”主要成就

  “九五”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九五”计划的各项主要任务
均已圆满完成。

  ──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就业总量进一步扩大,5年间城
镇新增就业达3560万人左右,累计有13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
失业率控制在3.1%。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首次下降到50%以下,第
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速超过第二产业;国有、集体经济单位就业人数下降,其他经济单位就业
人数有较大增加。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减少2000多万人,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劳动
预备制度逐步实行。就业服务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制度初步建立,实
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3000万人。

  ──“两个确保”成效显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1998年以来,实行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即“两个确保”,截止2000年底,全国累计有2100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基本生活费发放比例保持在95%左右;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保持在98%左
右,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两个确保”的实行,为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三年
改革与脱困创造了必要条件,在保障人民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已覆盖大部分城镇职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基本养老
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决定和条例,2000年出台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
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制度框架和主要政策,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工作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整顿规范工作
取得积极进展。截止2000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到1044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
职工人数达到1040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到4300多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
人数达到435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到3002万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有
所加强。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2%。

  ──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全国除西藏外,3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
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的试点。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企业内部工
资收入分配制度已实现了由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自主确定。在部分企业进行了工资集
体协商制度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5年间,职工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年均实际
增长5.8%。

  ──劳动关系调整制度基本建立,劳动关系基本稳定。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实行,集体协
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作取得进展。部分地区进行了区域性三方协商机制的试点,在省、市一
级建立了三方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劳动争议处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劳动争
议仲裁已成为处理劳动争议的有效渠道。各地普遍建立了预防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工作机
构。5年间全国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8万件,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修订和完善了最
低工资、工时、休息休假、劳动定额等劳动标准。

  ──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劳动保障立法步伐加快,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
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
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劳动保
障监察制度基本建立,全国县级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普遍建立了监察执法机构,配
备了监察人员,全面开展了监察执法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也取得了较大
的进展。

  ──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基础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完
善,大力推行了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统计调查方法。劳动和社会保障
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在大中城市全面展开,社会保险管理信息
系统在部分城市初具规模,完成了主要规划和基准性标准的制定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
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2、“十五”面临的形势

  “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劳
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党的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十五届五中全会对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
机制、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十
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并逐步趋于完善,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将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在新形势下解决各种
矛盾和问题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我国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趋于合理化,国有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国民经济保
持较快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进入小康并向比较宽裕的小康社会迈进,社会成
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观念已经发生转变,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初步形成,对改
革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这些有利条件,为“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
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难得的机遇。

  “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1、就业矛
盾尖锐,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预计新增5200万人,城镇新生劳动力、经济结
构调整所产生的失业人员、进入市场的下岗职工、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交汇在一起,城镇
就业形势严峻。农业剩余劳动力目前已达1.5亿人以上,“十五”期间还会有所增加,转移农
业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2、劳动力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仍存
在障碍。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城乡之间、地区之
间分割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完善,户籍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还不适应
劳动力流动的要求。3、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
应。劳动者职业技能总体水平偏低,目前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高
级技工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4、人口老龄
化和失业人员的增加对社会保障构成压力,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已进
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特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压力增大。随
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转向市场和结构性
失业人员进一步增加,失业保险面临着很大的挑战。5、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缺口较大,筹资压
力较重。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矛盾突出,面临着总量不足的压力,特别是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金支付需求;积累基金主要分布在少数地区,统筹层次偏低,互济
功能无法充分体现;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多元化筹资尚未制度化。6、企业工资分配方式
和分配关系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内部平均主义和部分垄断行业收入偏高的问题仍较
突出,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和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尚不完善。7、劳动关系趋于多元化、复杂
化。劳动合同管理不够规范,劳动争议和纠纷继续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规模有
所扩大,劳动争议的预防处理工作薄弱,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亟待完善。另外,劳动和社会保
障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信息系统建设还不适
应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
局,要抓住机遇,切实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全力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在“十五”期间再
上新台阶。

  二、“十五”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
的要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改革、
发展、稳定大局出发,积极扩大就业,推动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继续认真做好两个确
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推进劳动保障法制
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
定。

  2、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
水平、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比较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城镇劳动者得
到较为充分的就业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主要目标是:

  ──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形成
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的有序
流动和合理配置。“十五”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到“十五”期末,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调整为44:23:33。
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实行,在职培训力度加大,劳动者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从事国家规定职业(工种)的从业人员普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获得高级(三级)以上职业
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获证人员总数的20%以上。

  ──基本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
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镇劳动者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积极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建
立稳定、规范的资金筹措机制。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探索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保
值增值的机制。加强社会保障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制度。建
立统一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实现管理现代化。依法扩大社会保险实施范
围,“十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法规规定的所有用人单位
和劳动者。

  ──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基本形成“市场机
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分配新体制,发挥市场
机制对工资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形成企业依据劳动力市场价格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和职工
根据岗位责任“以岗定薪”的新机制。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对国有企业高层
管理人员试行年薪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保持合理的收
入分配关系。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年均增长5%左右。

  ──建立和完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体制,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在普遍实行劳动合
同制度的基础上,劳动关系自主协商机制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建立比较完善的劳动争议仲
裁体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基本健全,大多数地区建立三方性、多层次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
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保障标准体系。

  ──形成比较健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全面纳入法制化
轨道。加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险法》及配套法规,逐步建立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
为基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形成监察机构专查、有关机构和社会组织相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
法规的实施。完善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规范性
文件的审查备案制度,进一步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

  ──建立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信息
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改革完善统计制度和
统计方法,更多地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加快建立多渠道信息采集体系,以中心城市建立资
源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为重点,逐步实现劳动保障信息一体化管理。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网络的覆盖面,建立和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为社会、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提供信息服务。

  三、“十五”期间的主要政策措施

  1、就业和再就业

  ──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
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将社区服务业作为今后几年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
主攻方向;发展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积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比较强又符合产业结构调整
方向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
式,提倡劳动者自主就业;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成
本低的竞争优势,促进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就业岗位。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对自谋职业的,要在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税费减
免、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引导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继续实行
鼓励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举办生产自救型经济实体或劳动
组织、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鼓励各地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对特困群体人员进行
托底安置。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积
极拓宽就业渠道。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结合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
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推进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形成。在试点的基础上,企业
新的裁员由企业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进入劳动力市场,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通
过双向选择实现再就业。已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期
满的,也要出中心,进入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
力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发
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展和规范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加强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
工作,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推动就业服务向社区延伸,形成多层次的就业服务
网络。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作用,促进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促进劳动者通过劳动力
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健全劳动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
工资形成和劳动力流动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做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多渠道
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探索城乡统筹就业
的新途径,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建立和完善西部劳务
协作区、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培训基地。进一步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合理有
序流动。积极鼓励农村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建立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就业机制。
发展乡镇劳动服务机构,逐步将劳动保障工作向乡镇地区延伸。

  ──在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保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规模,用于并轨前的国有
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并轨后补充失业保险基金不足及促进再就业。增加促进就业的
资金投入,为劳动力市场建设、开发就业岗位和组织职业培训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2、职业培训

  ──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对
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在就业前普遍进行1?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延迟新生
劳动力就业年龄,提高其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加强企业在职职工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
鉴定工作,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配合下岗职工出中心、再就业和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转轨的进程,实施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
对10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充分运用广播
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和新兴产业、行业所需职
业技能的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

  适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大力加强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改善劳动
力的职业技能结构,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

  ──加快职业培训制度改革。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市场引导培训、
培训促进就业”机制的形成。按照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指导思想,
指导和推动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的调整和重组,建立综合性培训基地,鼓励和支持社会
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多层次、形式多样的培训。

  ──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
格证书并重制度的战略要求,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坚持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方向,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就业准入政策为导向,以科学管理
为基础,以质量控制为前提,以技术支持为手段,覆盖到区县一级并能向农村延伸的职业技
能鉴定网络。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逐步
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业证书并重,并与就业制度相衔接。


  3、养老保险

  ──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制度。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的要求,企业缴费全部纳
入社会统筹基金,职工缴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基金实行分别管理。
全面建立和规范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数据库,并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个人帐户实帐运行。上述
制度调整,2001年在辽宁省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并总结
经验,不断完善。

  ──依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城镇国有、集体、外商投资、私营等各类企业及其
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制度,社会统筹
基金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调剂。适时改革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

  ──逐步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基金实
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用人单
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同时,鼓励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认真做好整顿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对已经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整顿规
范,区别情况,妥善处理。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老年人口的保障办法。

  4、失业保险

  ──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在试点地区,从2001年起,国
有企业原则上不再建立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新的裁员原则上不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由企业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凡所在单位参加了失业保险并依法足额缴费的,按规定享受
失业保险待遇;已经进入中心的下岗职工,其基本生活和再就业协议内容保持不变,协议期
满仍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要按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并依法享受失业保险或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待遇。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各地区有步骤地完成向失业保
险并轨。

  ──全面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条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依法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重
点推动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把符合规定的单位和职工全部纳
入覆盖范围。强化失业保险费征缴,增加基金收入,增强基金承受能力。

  ──加强失业保险的管理服务工作。管好用好基金,规范基金支出,切实保障失业人员
基本生活。

  ──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功能,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失业人员职业培
训、职业介绍补贴的使用效益,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疏通各级财政在原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预算资金规模内用于补充失业保险基金
不足的渠道,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顺利进行。

  5、医疗保险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完善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建
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率调整机制。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属地管理政策。
坚持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同步推进,通过建立合理的医疗
费用分担机制、医药机构的竞争机制和药品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
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

  ──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离休人员、老红军医疗管理办法,切实保障医疗待
遇,防止发生医疗费用拖欠;实施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合理解决国家公务员基本医
疗保险之外的医疗费用;实行企业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解决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
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缴费在职工工资4%以内的部分,可
以从成本中列支;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职工自愿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健全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管理
制度,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统计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管理
办法,保证职工合理的就医用药需要。加强和完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管理,强化基金监管,
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6、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政策,建立规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稳步扩大覆盖面。
研究完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政策。逐步实现工伤保险地(市)级社会统筹,提高社会化管
理服务水平。加强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实现基金收支平衡。探索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
职业康复相结合的机制。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生育保险政策,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稳
步扩大覆盖面。逐步实现生育保险地(市)级社会统筹,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生
育保险基金管理,实现基金收支平衡。

  7、社会保险资金筹集和管理 

  ──实行社会保险费全额征缴,强化征收管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足额收缴,应收尽收。
规范和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调剂功能。

  ──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增加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逐步将
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0%。

  ──拓展筹资渠道,补充社会保障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规范运作变现部分国有资产,按
国有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融资额的一定比例提取部分资金,扩大彩票发行规模等多种渠道,
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规范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
及营运要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公开、透明、安全、高效。严格控制社会保险的支付对象,
规范支付项目,努力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待遇支付水平。

  ──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可行方式,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8、社会保险基金监督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实施对社
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基金征缴、支出、结余和管理运营的全程监督。加强社会保障行政监督、
社会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内部监控,健全基金监督检查的正常机制,保证各项法规、政策的贯
彻实施。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和投资运营规章制度。
制定现场监督、非现场监督、基金管理风险评估和反欺诈办法,对筹集和征缴机构的征收行
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支付行为、财政专户的管理行为以及投资运营、社会服务机构的运
作情况实施监督。建立企业年金监督管理制度,研究探索补充医疗保险监管机制。

  ──建立由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工会组织、专家组成的社会
保障监督委员会,依法加强社会保障政策执行和基金管理情况的社会监督。

  ──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社会保障基金。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运营
机构资格准入制度。依法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和挪用、扣压、拖欠社会保障资金等行为进
行查处,防范、化解基金管理风险,保证基金的安全。

  9、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

  ──实行社会保险金社会化发放。基本养老金,全面实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银行、
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失业保险金,由失业人员凭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的单证到指定
银行领取。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
直接结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也要探索由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服务机
构直接结算。

  ──推进社会保险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将从用人单位剥离
出来的社会保障事务性工作(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就业服务机构承接一部分外),移交街
道和社区服务组织承担。经济较发达、社会化程度较高、社区管理工作较为规范的试点地区,
要积极探索已退休人员从单位转到社区管理的途径和办法,力争2002年底以前完成移交;其
余地区也应创造条件,在2003年底之前基本完成上述工作。

  10、企业工资收入分配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建立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深化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积极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结合的具体实现形式,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工资制度,探索资本、技术等生
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在部分企业稳步进行技术入股、专利产品入股等试点工作,对
具备条件的小企业探索试行劳动分红办法。

  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者和技术人员收入分配办法,提高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的工资报酬。试行年薪制,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年薪收入与其承担的责任、风险和经营业绩
联系起来,积极探索对技术人员实行收入激励的办法和政策,充分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对
国有上市公司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可以试行期权制等激励办法。加强对经营者收入分配的监
督,规范收入来源和职位消费,增强收入透明度。

  ──改革企业工资决定机制。进一步探索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办法,逐步形成企业根
据劳动力市场价格和本企业经济效益自主决定工资水平的新机制。在非国有企业和部分改制
的国有企业试行多种形式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探索职工民主参与工资分配决策的办法。

  ──建立和健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分配指导监控体系。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
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监督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有关规定,保障中低收入劳动者的
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工资支付制度,规范企业的工资支付行为,保护职工的合法报酬权益。
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欠薪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
度。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增加工资分配的透明度,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
监督和管理。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1、劳动关系调整

  ──着力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问题。指导各地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政策
措施,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处理好
下岗职工劳动关系,促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

  ──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各类企业普遍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规范劳动合同订立、变更、终止、解除行为。在非国有企业,结合规范用工行为,依法签订
劳动合同,完善劳动合同内容,推进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化。

  ──大力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实行现代企业制
度试点的国有企业,普遍实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平等协商机制,规
范协商程序和办法,加大职工民主参与的力度,促进完善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制度。

  ──探索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立由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用人
单位组织组成的国家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各地建立
地区级三方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地区的重大劳动关系问题。

  ──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继续坚
持劳动仲裁工作的三方性原则,完善办案机制,促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和仲裁队伍职
业化建设,不断提高仲裁员素质,增强咨询、调解、仲裁等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的综合能力。

  ──进一步加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报告、监控、预防和处理工作。继续完善和落实预
防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领导责任制和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对重点地区、行业和重点企业的
监控力度,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劳动仲裁渠道解决问题,消除突发事件隐患。加大群体性突
发事件的处理力度,制定和完善工作预案,规范处理程序和方式。

  ──积极开展国家基本劳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指导行业和企业集团开展劳动定额
定员标准的制修订。指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和完善企业内部劳动规章。

  四、支撑与保障

  1、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力争在“十五”期间出台《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
《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生育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督检查条例》、
《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法规规章。

  ──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规范监察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健全劳动保障
监察执法机制,采取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群众举报专查、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检查以及
年度检查等多种工作方式,依法行使国家赋予的监督检查权,加强对社会保险费征缴、劳动
力市场秩序、劳动合同及技术工种持证上岗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各种违反劳动和社
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保障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建立和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制度,积极开展行政复议、听证、行政处罚集体讨论
决定、法律审核、执法案件评议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决
定及其它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的执法监督。配合社会保险法及有关法规规章的颁布实施,建立
和完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制度。

  ──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宣传教育,全面提
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干部
的依法行政水平和依法行政意识。

  2、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

  开拓资金渠道,加大系统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标准的
要求,以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建设为重点,在中心城市就业服务机构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现前台业务计算机管理,加快资源数据库建设,建立覆盖劳动和社会保
障行政管理部门及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机构在内的信息网络。

  3、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根据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需要,
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制度。
改进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改革统计调查方法,逐步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以重点调查、典型
调查和必要的全面定期报表为辅,多种统计调查方法有机结合的新型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加
强统计监督,充分利用统计信息,监测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为科学
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支持。加快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提高统计信息处理
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

  4、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

  ──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工作,逐步建立起理论研究、政策研
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科研体系。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
的科研新体制,引进竞争机制,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成
果层次和水平;加强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抓住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
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综合性、关键性重大课题的研究,为决策科学化提供支持,推动劳动
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投入,在充分发挥现有科研人员作用、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同
时,培养一支高水平、有威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家学者队伍,特别是加速培养一批中青年
学术带头人,带动更多的中青年成为科研第一线的骨干力量。

  5、国际交流与合作

  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重点,根据我国总体外交的要求,努力开拓劳动和社会保障领
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加强社会保障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劳工组织及其
他多边组织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国际援助;进一步拓展双边交流与
合作的领域和深度,总结和吸收其他国家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经验;加强劳动和社会保
障工作的对外宣传,提高我国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内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做好境外就业综
合管理工作。

  6、思想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要求,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大力推
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形成讲团结、实干、人才、奉献的良好风
气,树立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务实作风、协作精神和廉洁形象;对全系统的干部普遍进行
比较系统的业务培训,使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逐步造就一支业务素质较高、思想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
业的全面发展。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